在观看考古相关的纪录片时
大家可能会看到考古队员
拿着各种奇怪的工具
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田野考古中需要各式称手工具,
在“神器”加持下保障考古工作。
小编结合网上有关文章,
为大家详细介绍田野考古工作中的
“神器装备”!
《考古学基础》一书中介绍的常用考古工具
一、考古勘探工具
古人的生产生活痕迹大部分埋藏在地下,少部分裸露于地表,考古学家要发现这些实物遗存就需要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这时,就需要用到勘探“神器”——考古探铲。
考古探铲俗名“洛阳铲”,整体由铲头和铲身两部分构成。头端为半筒状,截面呈月牙形。铲身是具有长度的铁杆,并可加长长度。使用探铲提取地下土层后,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提取的泥土和包含物进行判断,以了解地下有无遗存及其分布。
知识点
洛阳铲,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使用考古探铲观察土质土色
知识点
考古勘探是所有田野考古发掘之前必须做的前期工作。探铲的使用对考古学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是传统考古勘探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除传统勘探手段外,许多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金属探测仪、航拍记录仪等也被运用到其中,得到了考古学家的重视和认可,极大提升了考古勘探获取地下遗存信息的能力。
二、考古发掘工具
考古发掘,就是被考古人戏称为“挖土”。无论遗址还是墓葬的发掘,整个发掘过程就是一直在和土打交道,也就是将墓室、墓道或遗迹、遗物之外的填土清理走。这里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考古工具。
01
手铲
改进自泥瓦匠的“灰匙”,由考古人员手持使用,现在常用的是“巩义铲”,手铲的侧身可以刮面、清土;手铲的平头可以找边,慢慢剥离并找到灰坑、墓葬等的边界;手铲的前端也可以在找到遗迹或画地层线时使用。还有鹤嘴锄与扇形锄,但只在土较硬时才会用到,一般我们只用手铲做精细发掘。
知识点
巩义铲,手铲的一种,平头宽身,一侧开锋,这种手铲也被称之为巩义铲,据说是由河南巩义一位具有十多年考古发掘经验的老师傅齐应济研制而成的,能充分发挥其刮面、找边、划线等功能。
用手铲找边
用手铲划分地层线
用鹤嘴锄刮面
有种说法称考古工作为“手铲释天书”,当然了,你的手铲越破旧,证明你的技艺越纯熟;国外也有颁发金手铲奖或者给退休的考古学家赠送金手铲的事情。
哇!金色传说!
02
筛选工具
探方中发掘的土需要过筛,以防遗漏重要遗物。若有重要包含物时,还需要进行浮选,用水盆接水清洗遗物、浮选土样。
用小筛子筛土(图片来自网络)
用筛网筛土(图片来自网络)
浮选土样(图片来自网络)
03
精细发掘工具包
考古发掘遇到遗迹现象和出土文物时,需要进行精细发掘操作。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精细发掘工具包了!如下图所示,包里有缩小版的手铲(铲形工具)、木刀、木签、不同大小的刷子以及牙医工具(最左侧5件),都是精细操作时所用工具。
精细发掘工具包(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这些工具看起来“高大上”。在实际工作中,有经验的师傅用一把小刀、一小根竹子或木头很快就能削出一个小工具,还可以根据当时的需求进行改造,用起来也非常顺手,可谓“大巧不工”。
使用小毛刷清理遗物
04
土壤色卡
土壤色卡就是帮助大家减少分歧的标准化工具,到底是什么颜色,准确的名称是什么,拿到色卡上一对比就知道了,可以把主观描述的偏差控制在系统偏差之内。比如,这块土到底是红褐色还是黄褐色还是灰褐色还是黑褐色?
用色卡对比土壤颜色(图片来自网络)
土壤色卡(图片来自网络)
05
清理工具
铁锹、镐头就是普通的挖土工具,毕竟考古是和泥土打交道的学科。挖掘出来的土壤经过筛选后,通过斗车推到远处集中堆放,斗车有单轮、双轮等款式,主要是方便能在隔梁中行走。每天的发掘工作结束后,要记得自觉清扫探方隔梁、关键柱和探方内的浮土,笤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各类基础田野考古勘探、发掘工具
用铁锹、镐头清理地层
用扫帚打扫考古工地(图片来自网络)
单轮斗车(图片来自网络)
双轮斗车(图片来自网络)
06
布方工具
在布方定点时,会用到RTK、全站仪、绳子、布方镢(筷子、木桩)、皮尺、卷尺、水平仪、标尺、指北针等工具(布方镢、筷子、木桩插进仪器定位点的泥土里面)。
在用棉绳、布方镢布方
用RTK测量、放点(图片来自网络)
标尺和指北针
07
装袋、记录工具
标签纸和密封袋通常是组合使用,作为收集与记录的工具,将发掘出土的陶片、瓷片、石器、动物骨骼等遗物装袋保存并记录,标签纸上详细记录地点、数量、时间、坐标,记录者等信息。
标签纸
密封装袋中的器物标本和标签纸
考古发掘探方日记本等
总结
这些形态各异的工具,有些是针对考古工作的特性而专门设计的产品,有些是我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在实际工作时选取的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能在考古工地上发挥独特作用的物件。有了这一身的“神器”“专武”加持,才能保障考古工作顺利开展。